打球來說球板的威力跟能力以十分來說大概可以加減綜合能力的兩成左右,請注意並不是說換了適當的板子就可以確實增加兩成的綜合能力,是指挑選適合的球板在能發揮威力的狀況下加上球拍的天性,可以讓你的球質量增加,但絕不代表這樣的增加會讓你多增長兩個球!只是在增加威力的狀況下,球變得更有威脅性而已。
大部分初學者的用拍會採用中庸,各方能力均勻,以進行訓練。挑選好的初學拍其實是可以在繼續用下去,只是隨著每個人打法的差異,通常會選擇更換讓打法特點更為突出的用板,以增加球的威脅性。
如過概略的描述一下各家廠商球拍的感覺的話
歐系拍:
STIGA:底勁雄厚,型變較大,同一隻拍子差異性較大,要稍微挑選是要剛硬有力球板比較木的,還是型變大咬球比較柔韌的。
YASAKA:手感細膩,觸感傳遞明確,穩定性高,底勁跟力量普通。
DONIC:種類眾多,包含各類產品,沒有比較突出的產品特色,不過每隻球拍都有其自己的味道跟特點,最多選擇的品牌。
日系:
Butterflly:做工細膩,整體性強,不過拍子能力比較中庸,主要為加料拍的大宗,加上明星光環。
這是幾個台灣球友比較常接觸到的牌子,大致了解後,接著就是了解自己的特點。例如你可能力量比較大,喜好一板擊弊對方,擁有比較好底勁的STIGA就算是很好的進階選擇,再依據所需求的速度去選擇拍子。所以大致分類的話做下面的描述。
快攻:
1.兩面平面:同常這類是打拉結合,考慮比較有勁的球板,七夾類為主,因為保留拉的部分,還是要考慮點有一點型變的底板會比較好搶拉,型變也不宜過多,才不會在打的環節中喪失太多速度。
2.兩面異質:兩面異質的球友,需要考量的就是要哪一面的能力較突出,會打兩面異質,其實還是偏重顆粒面製造麻煩,再下殺手,平面通常是達到變化以及擾亂的目的。以短顆粒來說,要讓短顆發揮全力,硬彈型變小的球拍是最適合的,不過相對的也會讓平面變得比較不好拉球,就看怎麼考量。
弧圈:
1.強力弧圈:用這個詞其實並不是很好,不過就是訴說比較偏向一板過的打法,不以連續為主!以一板至兩板決勝負的打法來說,選擇上有兩個大方向。
速度型:挑選比較硬質底的球板,保有型變的能力,這樣的球板可以提供球比較快的速度,拉打的威力在一速的跳動會相當驚人。
尾勁型:挑選型變比較大的球板,第一板的速度可能不會快到一擊斃殺,卻可以產生強烈的尾勁,製造出比較難捉摸的弧線以達到產生下一板可以一擊斃殺對方的球。
2.連續弧圈:擺明的就是打多板來回,這樣的選擇會偏向比較柔和可以咬住球穩定的球板為主,有型變、力量回饋輸出穩定的球板為主。再來回的過程,球板的穩定會提供在連續回球中的能力,相對的也比較容易控制。
大致上的分類為這樣,再依據喜好去做選擇,像是有的人偏好五夾板,有的人偏好七夾板。當然配置上還是要追求中庸,要知道過度追求某一種能力時一定會同時削減相對的能力,像是速度極致的拍子,是絕對沒辦法擁有容易控制的特點,特別是業餘球友,往往會因為過度追求某一方面,忽略了自己是否能掌控這樣的器材,要知道球拍左右球質能力兩成左右,卻不是只有加,也會因為不能駕馭降低的球質能力。要記得在想要的範圍內考慮可行性才是最佳的選擇!
引用者請注意,此文章為原創內容,請注意註明出處
- Jun 29 Sun 2008 16:40
進階層級挑選球板(夾板類)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