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TY innerforce ALC

厚度:5.9mm
結構:limba + ayous + ALC + ayous + ALC + ayous + limba

  一直對加料多加在次層這一點,本人始終覺得有那麼點可惜。因為感覺這樣子在球拍出力的感覺上,總會被相對較堅挺的加料層頂住,造成整個吃球跟出球上很難很順暢的感覺。
                                                                               
  內力系列似乎達成了自己想要的感覺!讓我非常的想去試,但是比較早出現的,ZL系列打壞了我的想法,因為整個材料的組成跟排列都不一樣了,跟以往的加料拍有很大的差距,造成拍子的使用跟感覺不能單憑經驗去做處理。
                                                                               
  在印象很差的狀況下,碰到了內力ALC ,完整的改變了這款球板的觀念。也就是我會覺得他是一個嶄新的系列,跟以前的拍不能放在一起說是種延續或改版這種概念。
                                                                               
  從主角內力ALC 說起吧!外觀上他做了點調整,有別於精神號的標準拍面,它的拍面偏大,官方數據為158*152mm,厚度5.9mm比精神號大了點也厚了點。結構採用深埋芳碳的方式,整體平均的重量重94g(精神號只有90g),不過實際販售面積會不會做調整不得而知,畢竟官網的資料是給標準的 157*150mm,可能會做調整或單純的資料輸入的時後有誤,因為這邊的大拍面是量測實品得到的。結構:limba + ayous + ALC + ayous + ALC + ayous + limba
                                                                               
  因為這把拍得表層跟次表層都是純木的關係,讓一開始就覺得要出力打透加料層的發力過猛,所以感覺拍子快。一種介於加料拍與非加料拍的反饋力道,跟一般覺得芳碳得板子比較穩定的感覺不大一樣。慢慢得去抓板子的個性後,會覺得在中小力量時拍子的層次感比較足,利用純木感的部分可以在小球或過度上有不錯的控制跟手上的感覺,整個打到芳碳層後,卻跟芳碳系的板子不一樣!阿尤斯整個頂住芳碳,讓芳碳的感覺整個像是一根硬的彈簧,頂出的反饋速度快,卻又因為芳碳能有效的衰減處球時球的力量,轉變為類似持球的效果,讓它整體再發力上達到一種噴但是還是穩定的效果。讓你可以感覺一直出力也沒關係,有點放大的力量的感覺!不同於梧桐那種吸住球再噴出,它比較像擠壓後的彈性釋放,整體的型變感適中。
                                                                               
  當然難免要跟火紅的精神號比比,比起精神號,它的出球比較有侵略性,除了感覺拉球上力量輸出忠實的表現自己的出力外,因為它得出球也比較快,整個球的感覺比較犀利!當然有好有壞,整體的感覺不像精神號那麼穩定!型變感大加上噴出感比較強,在持球上沒有精神號那麼穩定!這點可能也是世界級還沒有人看上它的原故,畢竟器材的穩定度在他們手上是很重要的一點。不過個人覺得,業餘拿來補補威力很不錯呢...

引用資料來源:蝴蝶官方網
http://eshop.butterfly.co.jp/index.html
       照片chaochangfan提供。

[修正一]2010.06.11面材修正為limba
            
引用者請注意,此文章為原創內容,請注意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shone 的頭像
    ericshone

    ericshone的部落格

    erics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