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手球具提問必讀! 轉錄至 Akkadi新天地/球拍與膠皮組合之討論 /刀拍搭配膠皮討論 作者:jsw

 仔細想想,無論是從知識+或是各個桌球討論網站裡頭,球友們反覆會提出的問題在詢問如何配置球拍方面的問題佔了相當重的比例!彷彿永無止盡似的一段時間就會冒出相關的問題出來!所給予的建議多半是討論區相關問題很多,多爬文!不然就是連結或修改以前的回答,回收再利用!再者就是不回答,靜待其他球友的高見!後來想想,或許發表出類似一篇原則性的器材推薦文章,讓有相關疑問的球友們來看看,會是比較一勞永逸的方法!

有些球友所提出的問題提供的資訊很少,例如:『我是新手,請幫我配一支球拍?』往往不知如何推薦而需要再詢問更多的資訊才行!這方面在回答之前提供了三問原則來提供大家參考,原則如下:

1.問是拿直拍還是橫拍?

如果這點發問的球友沒有補充就直接回答下去的話還真的是佩服ㄋ!發問與回答者都粗心!這是一定要提供的資訊,不然就費心點,直、橫拍都推薦吧!

2.問是打專業或是打休閒的?

如果是打休閒的球友,玩玩娛樂而已,其實問題可以止住了,bty的休閒套拍即可,除非是有講究器材的,那就繼續以下。
打專業的球友可以順便加問球齡或程度如何?打球的風格是如何?這樣子資訊提供的越細越多,才能越針對問題來推薦球拍!

3.問預算為何?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一般球友們在買一把球拍時都會有預算的問題,要不然辛苦的推薦了好器材結果預算破表,也是白費功夫,球友的心裡頭在淌血ㄋ!如果是預算無上限,則另當別論!

其實多數會詢問球拍配置的球友,其程度是屬於初學或是中、低程度的業餘球友!業餘高手或科班選手會著墨於此的少之又少!所以針對於業餘中、低程度及新手的族群們提供了提供球拍配置的三不原則,詳述如下:

1.不拿加料拍!(原是不拿碳拍,但覺得碳拍的定義太狹隘所以改成加料拍)

加料拍指得是底板的夾層中加入了碳纖維、玻璃纖維、芳基纖維、防彈纖維、鈦合金、鋁合金>>>等材質!加入以上材質的目的是為了讓底板的結構增強,在增加最少的重量之下提供最大的彈性!簡而言之,加料拍的特性不是擊球感偏硬就是彈性偏強,擊球時球停滯於拍上的時間很短,需要很好的控制能才能夠駕馭!而以一位新手來說,所需要的球拍是一把可以輕鬆的駕馭而彈性又不會太強的底板來練習發力協調,培養動作的定型;而不是一把彈性過強的加料拍!

2.不灌膠或不打內建膠皮!

原理同上,灌膠後的膠皮或是內建膠皮不可畏言的球感比不灌膠傳統膠皮好,速度也增加了15~20%,可是以一位新手來說,灌膠或是內建膠皮容易使他忘記去發力打球,到後來擊球速度、質量都難以提昇,還是先乖乖打傳統膠皮吧!

3.不打異質膠皮!

異質膠皮指得是長、中、短顆及anti膠皮!這類膠皮基本上是以怪異來取勝!對新手來說個人認為是走了偏鋒,在練習上難以養成動作的定型,建議還是以平面膠皮為首選!

關於短顆適不適合於新手ㄋ?可以參考quincy兄的知識評論:顆粒膠皮適不適合初學者練習 ,裡頭有詳細的解說!拙見是如果您練習的環境有專業的教練或球友可指導請教的話,養成階段用短顆來固定姿勢是不錯的!

拉拉雜雜的講完了三問原則與三不原則之後,才正要切入主題ㄋ,其實多數的球友在推薦球拍都會遵循著一個大原則,那就是中庸原則

中庸原則:

這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經驗累積,中庸之道,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球拍的配置也是,您覺得能回答球友們器材問題的人都是神嗎?絕對不是!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是地下電台在賣藥的,強調有一帖感冒藥可治各種感冒症狀,那您覺得是什麼藥?有可能會是醫生針對於個別患者的處方藥嗎?不可能嘛!絕對是綜合感冒藥的!』

對於一位新手來說,動作的定型可能還談不上,更別說所謂的打球風格及手感了!所以依循中庸原則推薦經典、大眾化的配置是最保守安全的!現在可以仔細想想多數詢問球拍配置的回答內容是否就是如此ㄋ?參考以下的球拍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shone 的頭像
    ericshone

    ericshone的部落格

    erics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