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到常去的一個論壇網站,其中一位球友發表的文章經由多數人討論後,其中有一兩篇回文的球友是Pro級的,在回文上被認為惡意的針對或是有某些程度上的刻意找碴,引起了一些風波.

  主要爭議的點,還是在Pro級跟Fans級看球眼光的差異!記得醫龍這部日劇裡提到,主角朝日龍太郎在動手術時,整個人體結構在他腦海裡不僅僅是三維空間的成像,更是一整個"系統"體系下才能將臨時並發的狀況作出最合理的處置.也就在這個點出現了分歧,找了幾個不同等級的聊過後,出現的幾的思維上的共識.一般業餘等級的球友,看問題習慣一個技術一個技術"分開"來看,例如一個拉球,可能業餘會分為前衝跟弧圈去對應,但是依據Pro級的回應,他給我的回答是,反正都是上旋,在旋轉變化開始前反制就好,找上升期球點加速回球節奏,過度球也基本上以牽制對方,製造出正手能出手的回球或是能進入相持加力的成分.

  雖然只是隨口講講,卻很明顯的看出整個打球思維的差異,一個只是在想我要如何應付這一個球,整個思維就只在球過來了>什麼球>怎麼應付回去,這樣一個短範圍的思考;另一個,整個已經是全面的思維,不僅僅是將來球判斷簡單化,回球思維中加入的戰術、技戰術的考量,往下延伸的是第二個第三個球的銜接,甚至更廣!可是看起來在那麼快速的回球中,並沒有思考,卻是打的如此流暢!在Fans級的眼裡幾乎是覺得這一定有什麼訣竅!

  回歸到桌球這項運動,學弟問我說「學長!基本功到底要練到怎樣才算好呀?」,我笑一笑只跟他說我也還在練基本功呀!確實太過技術性的運動就是這樣,只能不斷練習將動作意識轉換成反應以及本能,為什麼Pro級的思維可以瞬間衍伸出一整個網狀的思維應對每個球,道理也就是他從小每天花八個小時讓身體記憶跟學習那些東西,在他眼裡的習慣跟自然,跟一般每天只打一個小時沒有系統訓練下的球友累積的經驗就呈現了差距,只能說這樣的思維是需要Fans級球友去思考的,也只能說要彌補這樣的差距不是很容易,不僅僅是執行上的難度,更是思維上的差異及對球的理解.供大家去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shone 的頭像
    ericshone

    ericshone的部落格

    erics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