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測膠皮:STIGA BOOST TP
規格:紅色;
2.0mm
產地:made in japen
單位重量:約0.2(重量/面積)

底板類型:型變大較富彈性

  依稀記得那年因為對方下旋發的好,那沉甸甸的感覺咬進膠皮,擺了個超漂亮的短球。那時,才懂這叫做咬球,膠皮、海綿扯動球的感覺,薄薄的4mm有著無限大的可能!

  從那時開始機乎都打著較硬的套膠,只為了那種扯動感,靠著一瓶一瓶的快速膠,陸膠、日套,始終沒有德套到正手的日子。開始的無機年代,找尋過無數的皮,大把大把的燒皮。始終找不著一張適合的,可以扯動的白金兩個月打到海綿塌掉,強大的Tenergy64兩個月縮到可以貼小拍面的拍,ROXON500斷膠,沒超過三個月的壽命,只讓我覺得現在的皮既貴又不耐打。

  茫茫然,找不著適合配置的當下,選了跟底板同品牌的膠皮,同家出來的搭起來應該不會太差吧!ZLC都指名要配Tenergy了!去找了一下相關資料,只是STIGA的皮真的冷的可憐,沒多少介紹與評測,抱著吃螃蟹的心理就跑去店裡看有沒有自己想要的。

  一開始鎖定的是BOOST TC因為覺得輕量化,又是日套,還是別挑太硬的,卻只因為他沒有紅色,只能挑更硬的BOOST TP,捏了捏硬度,略硬,眉頭一皺!開始跟老板喇賽,但是因為真的太冷了,他說會進TP只是單純有個客人顧定要打這張(所以全都紅色 囧!),吃螃蟹嘛!就買了。

  讓膠水乾透貼出去打,澀性的面膠,感覺磨擦還挺不錯的,出力對牆打了幾顆發現速度沒有特別的快,也不會太難透板。收一收就去上桌去試試;等到學弟來,打了兩三顆只覺得,怎麼好像球會歪,修正了力道吃進去,發現還挺不錯的!撞擊的出球感不會太含糊,又小拉的幾個!磨擦感也還不錯,沒特別驚艷。就想說來練個第三板吧!

  可能出力掌握的好很多了,發現在拉下球很穩定!手上很有數,也不會亂噴,銜接下一板,要彈是彈,要拉是拉,整個在磨擦與撞擊上有了很棒的分工感,把球咬得夠緊,不會像得套在拉球時包一下不知道扯多少,撞擊又不像日套力量垂直傳遞有點鈍。反到越敢發力,手上越是有數,雖然說速度不是頂快像ROXON500那麼有暴發力,卻也不慢 。
  處理比較細膩的球時,需要多點力量去讓膠皮咬球,畢竟比較Q的表面最常遇到這種問題,因為比較有彈性像是搓球這類技術,要注意多點的包覆控制,才不會被膠面彈走,影響了磨擦。
  學弟借去打時!直接感受球的質量,也感覺比起他用的白金多了點更沉的感覺,且他能打透表示並不會太難透板。真是越發力越有數的一張皮,中等硬度,搭配上澀性表面,架構在穩定上覺得是張很優秀的膠皮!特別是如果你也在找日系或是比較硬的套膠富有強烈扯動感的,真的可以試試!特別他在現在價格也不貴!


引用資料來源:STIGA官方網站http://www.stigatabletennis.com/
引用者請注意,此文章為原創內容,請注意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shone 的頭像
    ericshone

    ericshone的部落格

    erics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