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測膠皮:Butterfly Bryce
規格:紅色/黑色;2.1mm
產地:made in Japen
單位重量:0.22(重量/面積)
底板類型:BTY 蔣澎瀧、BTY Cypress MAX、DONIC UltraPower
其實我一直覺得Bryce是一個頂級的象徵,象徵的最高的速度感。以前就只有這張皮有破千的頂級價格,強大的彈性,高手,這些詞都會連在一起。從沒想過自己會用上這張皮,因為總覺得不屬於那個檔次。
其實Bryce存在一個質量的問題,怎樣才能將它發揮出最極致的狀態表現,以結構來說,他的膠柱短排列較密,加上High Tension的緊繃技術,讓膠面的彈性大增,有著很強的反饋,加上利用較軟的海面造成持球,再一併暴發出去。這種短持球的狀況,就得在擊球順間僵動作完整做好,發力或轉動的姿勢稍有點落差,不是球打不進,就是質量不好!簡單說需要有高階的控制力。
其結構的表現也在出球的特點,除了速度外,最特別的就是他低平的弧線。因為短持球讓他的弧線處於一種一、二跳都非常低平的狀態。非常的線性,但是又不失旋轉。
塗上膠水後,大幅度的撐開上膠間距,表面就變得沒那麼難陷入球,加上海綿吸收了膠水變得較為挺且富有支撐性及彈性,更是將這塊稱為速度極致皮更上一個檔次。
只能說就算還再能塗膠水的狀況,我也認為他是張我沒辦法用得很好得膠皮,某種觀念裡,他是一種速度崇拜的偶像,同時也看清楚用的人的功力,因為質量的落差太大。
主測膠皮:Butterfly Bryce Speed
規格:紅色/黑色;2.1mm
產地:made in Japen
單位重量:0.22(重量/面積)
底板類型:BTY 蔣澎瀧、BTY Cypress MAX、DONIC UltraPower、DONIC PPF
其實每家廠商都有一些主線的產品,Bryce稱霸速度霸主的地位之久!自然蝴蝶也不願放棄這個一直以來的主力,據蝴蝶為了無機膠水,花了七年的時間研發Bryce Speed(以下簡稱BS),要說成功或是失敗!其實很難下結論,因為BS與Bryce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說是延續產品,有些不妥!但是,他實實在在的延續了Bryce的精神,線性的暴發力、質量與需要精確的動作完成度所表現出來的,速度與超低弧線。
BS在設計上,將膠柱變長,膠柱間的距離也加大,並使用較薄的上膠表面,這三者產生了像是Bryce灌膠過後那種球比較容易陷入的感覺,表面也感覺沒有很大得澀度,可是正因為這種易陷入性與H.T.技術的加成,使得膠面就像果凍的感覺,可以很好的拖動球,這也使得需要更大的動作去扯動旋轉,他可以咬(包覆)的很紮實完整,這點相當好,在小力量也保有較佳的控制能力,再配上較韌及支撐性好的海綿,讓出球推動得更順暢,在中小力量的效果都相當好,力量與旋轉都保有很好的質量。
但是這樣的設計也讓膠皮的感覺變韌了,韌、軟的膠皮會比較肉!要花更多的力量去壓縮膠皮的韌度,暴發力也就減少了,比起灌膠過後的Bryce他確實在速度上明顯弱了點,但是這也正說明了BTY在這張膠皮的設計概念,不是一昧的增加速度,同時也要兼顧旋轉及控制。
許多時後我也覺得如果BS能夠有厚一點的海綿,這樣就可以在中後台有更強的暴發力,但是相對的也可能犧牲了很多的控制,這算是這張皮的一個死角,沒辦法盡善盡美,不過確實!以內鍵的觀點,BS算成功的,好的包覆感、旋轉、不差的控制及速度,確實在中近台有著很強大的魅力,特別是延續Bryce的弧線,以及對動作完整度的要求,他是張精確的皮,只要動作對!球點對!質量及力量,都令人滿意。
關於兩張FX版本,兩張都用了同樣的做法,降低了海綿的密度及彈性,輕量化的結果,讓兩張皮說實話,小力量時會因為繃緊的上膠而不是很穩定,大力量卻因為海綿過軟支撐度不足,造成整體的一種軟潰,所以給與我自己的感覺並不好,不安定的成份遠高於Bryce跟Speed,所以就不多贅述。
引用資料來源:蝴蝶官方網站http://eshop.butterfly.co.jp/index.html
引用者請注意,此文章為原創內容,請注意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