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木料有沒有拼接,基本上硬度本體都會有些許的落差。只是因為面材幾乎很薄,前面也講過很容易被忽略感覺,亦或是說,那真的影響不大。只是對使用者來說,多一次工法就多一層吸引力。就實質來說,塗層可以是整體的硬度均勻,多數也可以增加反饋表才力道,以無機來說,更多的就是讓表面的支撐性更好,能提供無機皮有更好的支撐性。
以塗層來說,用得比較多的是STIGA,有所為的水晶塗層跟奈米塗層,水晶比較早出現,基本上表層感覺比較硬,反饋快,就像是木材上封了一層比較硬的材質然後看起來有結晶粉狀鋪層亮點,不過這個好像撕貼久了就被拔光光了。奈米塗層,也是類似這種概念,不過更薄,也讓整體支撐性提升,在奈米這個系列很多人都說貼狂飆很容易打透,確實有著很不錯的支撐性,雖然類似水晶有點隔閡感,但是比較起來薄很多,比較貼切於木材本來的感覺,只是有不少人還是覺得不一樣就是(就跟家庭計畫、杜雷斯、都沒有是一樣,有差...)
CR塗層,是利用紅外線把塗層烤乾,基本上也是讓整體硬度均勻些,增強硬度的做法,STIGA這個技術還有運用到做出兩面不同硬度的球板,很特別。
塗層中最特別的要屬BTY的格林卡ULC了,超漂亮的銀漆,讓整體根本不覺得它是木頭,不過這層漆也很厲害,做的很活很Q彈!跟一般單純增硬加工不同,真的很有價值。只是太容易撞到就變醜,買來供奉不錯啦!
接著是最近很流行的碳烤拍,烘烤的技術,感覺上類似讓木材間的膠水及含水的程度都更低,感覺上像酥脆的餅乾,脆咬住但是又有好的支撐感,達成一種很一體的感觸。
最後講一下染色,現在有不少拍都喜歡染色,有人說染色破壞的木材的纖維之類的,會比沒染色的更咬球。我個人認為這就跟魚鱗紋的問題一樣,信者恆信,我個人來說,我覺的染色單純就是好看與否。前面也說過,對廠商來說多一遍工,多收一筆錢,對消費者來說有吸引力!就有利潤囉!
額外加工大概是這樣,當然有些額外加工是不會說出來的,像是他先處理過防拔撕,或是像新的innerforce系列的limba都感覺很硬脆堅挺,有沒有工藝上的加持,也許沒說,也許直接訴諸於價格。總之,大概是這樣。
要回到力材或蕊材來說,我覺得很不好分,主要是結構的問題。以純五夾與七夾大概像下面這樣:
五夾款
表層(面材)+次層(力材)+蕊層+次層(力材)+表層(面材)
七夾款
表層(面材)+次層(力材)+三層等厚層+次層(力材)+表層(面材)
這是通俗的基本五、七夾,但是有太多例外跟意外,像是檜七夾七層都等厚怎麼分,三夾板該看哪裡算力材勒?這都讓我覺得這個部分隨便都可以找出問題很難講的完整,所以我想先把一些有見過的結構做一點分類。
1P類:就是一對一,唔...不是...是單一層常見的就是檜單、松單、Ayous單!
3P類:齁齁!這個多數是...等厚檜夾或是面材極薄中間層超厚(EX:BTY DEFE-NCE II,拍面是柳木三夾,握柄是五夾3+5拼成)
5P類:分三款
a-1.等厚類的五夾通常也是檜夾像KKT STAYSHER 5雖然不是純檜夾但是基本上是五夾等厚結構。
a-2.表面薄+中間三層等厚(EX:TIBHAR 艾洛瓦的小提琴拍)
b. 3+2混合材料結構,這是BTY的專長,他的新出產的纖維都喜歡用這個結構去作一把新拍做為代表(EX:施碳、Amultart、孔芳碳)
c-1.一般有大蕊的五夾,通常來說厚度越往中間越厚,像是一般常見的P500,所以可以直接很確定的分面材、力材、蕊材。
c-2.面材和次表材差不多厚,再加一層厚的蕊材,這個像是BTYKOBEL、Nittaku Acoustic
c-3.厚力材款的,主要它的力材接近蕊材的厚度,單又不到等厚,大概差0.5mm,這個用的比較多的是STIGA像是TO或是狂飆王都是。
6P類:曾經聽過TIBHAR有這麼不少把,也見過DONIC的七夾板意外的少一層,總之還蠻炫的...
7P類:
a-1.等厚類,檜夾很常見的夾層方式(EX:DARKER 7P-2A,Nittaku SEPTEAR)
a-2.表材跟次表材差不多厚,中間三層等厚,這是一般常見的七夾(EX:P700、STIGA Cllpper)
b.加料類5+2結構,通常把纖維加在次層(EX:BTY Viscaria、水谷隼)、加在三、五層的BTY innerforce系列、DONIC Persson POWERFIBRE這幾種是以有大蕊的五夾為底再加複合材料。以厚力材為底加複合材料的有STIGA Carbonix Wood、DONIC 華德納 SENSO ULTRA CARBON。
c.有大蕊的七夾,基本上比較像五夾在外面多加兩層薄薄的外皮(EX:DONIC KATANA Speed)
9P以上...太刺激了!...唔...是太多夾!通常是多層複合材料像是Nittaku Lialox(5木+4層纖維。或是像最近的NITTAKU LUDEACK FLEET是七夾底再加料。要全弄出來真的很難加上很多是史料跟所謂的限定發售。
引用者請注意,此文章為原創內容,請注意註明出處